安徽农垦集团



学劳模事迹 树农垦新风

学劳模事迹 树农垦新风

发布日期:2004-04-27 浏览次数:2429

编前语:
在省委、省政府4月27日召开的“安徽省庆祝五一暨 创 新工程表彰大会”上,我省农垦系统淮南农场的任 传军 和皖河农场的韩可兴二同志受到了表彰,分别荣获 了全 国和省级“五一劳动奖章”。这既是他们个人的荣 誉, 更是农垦的骄傲,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。在这 个大 会上,农垦系统的三产龙头企业黄山大厦也同时被 评为 2003年度省“十五”发展创新工程先进集体。现将 任传 军和韩可兴同志的事迹选登如下。+
全国“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任传军同志的主要事 迹:
1、在一片“有种无收”的砂碴黑土地上,经过综合 治 理,土地培肥,科学种田,创建安徽农垦系统唯一的一 个 小麦连年单产超千斤的场——夹沟农场 。
2、利用农垦的优势,较早的提出由商品粮生产改为 良种 生产,并积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联合,繁殖推广 优良 品种,使夹沟农场繁殖出来的良种成为皖北、苏北 两地 名牌产品。
3、抓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机遇,因地制宜,科学 规 划,合理安排、使用资金,使夹沟农场率先建成“安 徽 农垦标准农田”达标场。
4、科技培训和科技下乡成绩显著,受益宿州、灵壁 两县 市 20多个乡镇,每年向社会推广良种面积40多万 亩。受 益群众近 10万人次。
5 、调任淮南农场工作三年,淮南农场农业有了巨大 变 化。一是多少年来水利失修、滞后等问题解决了,通 过 近两年的努力,先后开挖、拓宽、加深排水主干 沟、枕 头沟 16 万米, 新开条田沟14万米,修建道路32公 里, 累计完成土方86万立方米,配套、修建涵、阔、斗 门 102 座,水泥衬砌灌水主渠道4000多米,改建电站两 座 增加容量220千瓦, 通过连续三年的努力,淮南农场 农田 基本建设已达到了旱涝保收。二是建立了农田林网 化, 通过林权制度的改革,充分调动了场、群植树的积极 性。三年来,全场累计四旁植树14万多棵,有效地完 成了 农田林网化建设 , 彻底改变了过去“种树不见 树”、 “几万亩耕地无林网化”的现象。三是调整了种植 结 构,改过去“一麦一豆”种植为“一麦一稻”种植, 改 过去商品粮生产为种子生产。这些措施的实施,使粮 食 生产大幅度增产,职工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。+
省“五一劳动奖章” 获得者韩可兴的事迹:
在皖河农场大联分场乃至全场职工中,传颂着一位带 头 致富,不忘乡邻的年轻人,他就是皖河农场大联分场 农工 暨 养鸭经纪人韩可兴同志。
自1997 年开始,韩可兴在养鸭放养鸭之路上,不断探 索、总结、壮大养殖规模,打开批量销路,由一人养 鸭逐 步带动农户群体养鸭,形成了“联合体”加“养鸭 户” 的产业格局,自已成了养鸭经纪人,不仅自已富裕了, 还 带动周边30 多已户群众脱贫走上了致富之路。
1997年他从浙江绍兴引进“青年鸭”5000只饲养,纯 收 益 8000 元。1998年他养了两批上万羽鸭,放于 他 人饲养一万羽,到年终又获得好收益,还帮助了三户 职工 脱贫。随着经 验的积累、技术的不断提高,销售市 场的 不断拓宽,养鸭的 积极性越来越高,养鸭的规模一年 比 一年扩大,带动的户数一年比一年多。2001年除本人 饲 养1万羽外,放养量达 65000羽,涉及 20 多户。养鸭 户 每千羽纯收入3000 元。 2002 年和2003年,韩可兴 发 展的养鸭户达35户,每年放养量达11 万只,创产值约 110万元,养鸭户纯收入33万元, 他本人每年获收益7 万 多元,成为农场养鸭的首富、养鸭户的福星。
农工韩久银、吴良才曾是对特困户,家境十分贫寒, 小 孩读书的学费都付不起,后在韩可兴带动养鸭后,年 收入 不 断增加,每年都是上万元,现在两家不仅脱了贫, 还盖 起了 楼房,过上了小康生活。
今天的韩可兴,已拥有11万只鸭群、35户养殖户、年 产 值100多万的养殖团体,可以说,他是皖河农场的“鸭 司 令”, 扶持群众走上致富的引路人,不愧为农场“优 秀 经纪人”、安庆市“优秀党员”。

关注安徽农垦官方微信平台

二维码